在中医学中,便秘是一种容易见到的症状,其辨证分型主如果依据病人的具体表现来确定。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的办法,结合病人的体质、病因、病程等原因,可以将便秘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种类:
1. 热结肠胃:这种便秘多因饮食不节制,如过食辛辣、油腻食物所致,表现为大便干硬,小便短赤,口干舌燥,面红身热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2. 气机郁滞:情志原因是致使此类便秘的重要原因,病人常有情绪抑郁或焦虑紧张的表现。临床可见大便不畅,伴有胸闷、腹胀等症状,舌尖边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
3. 阳虚寒凝:体质虚弱或者长期处于寒冷环境的人易发生此型便秘,特征为大便艰涩难下,腹部冷痛喜暖,面色苍白,四肢不温,舌淡胖有齿痕,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。
4. 血虚津亏:多见于女人或久病体弱者。表现为大便干燥很难排出,伴有面色萎黄、头晕眼花等血虚症状,舌质淡红少津,脉细弱。
5. 阴液不足:容易见到于老年人及长期患病消耗阴液之人。病人除便秘外还可能有口干咽燥、皮肤干燥等症状,舌红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。
针对不相同种类型的便秘,在治疗时应采取相应的治法和方药。比如热结肠胃型可使用清热润肠的药物;气机郁滞则需疏肝理气;阳虚寒凝者宜温补脾肾、散寒通便;血虚津亏与阴液不足均需要滋阴养血。具体用药还需依据病人实质状况由专业医师指导。
相关文章推荐